9月3日,首都北京晴空万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在天安门盛大举行。当威武的导弹车沿着长安街缓缓驶过,钢铁洪流展现出的强大国力与坚定意志,让每一位见证者心潮澎湃。这场庄重的阅兵,不仅是对国家实力的展示,更是对历史的深刻回望与对和平的庄严承诺。在战机列阵划破长空的瞬间,与《南京照相馆》里老金用碎玻璃拼凑镜片的画面,在脑海中重叠。宏大叙事与微观视角的碰撞,让“不忘历史”从抽象概念变成可触摸的日常。
影片以1937年南京为背景,用黑白影像还原了那段山河破碎的岁月。镜头中,摄影师老金冒着生命危险,将中华门附近尸横遍野的惨状定格在胶片上,每一次快门声,都是对侵略者暴行的无声控诉,为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证据。这让我不禁联想到阅兵式上,摄影机俯拍的受阅方阵——士兵们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步都精准踩在时间节点上,展现出高度的纪律性与凝聚力。同样是镜头记录,一边是战争年代生命被无情摧残的破碎图景,一边是和平时期国家力量凝成的钢铁长城。八十年的时光跨度,在影像的对比中显得如此清晰,历史的创伤与当下的强盛相互映照,更让人懂得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
影片中邮差阿昌的经历令人动容。最初,他只是想将胶卷换取粮食,维持生计。然而,在暗房的安全灯下,当他从胶片中看到被日军残忍杀害的邻居时,内心受到了巨大震撼,身体颤抖得如同尚未定影的相纸。这一刻,个人的生存诉求与民族的苦难记忆产生了强烈共鸣。而阅兵式上,受阅官兵昂首阔步的姿态,正是对这种历史创伤的最好回应——从过去面对侵略时的恐惧与无助,到如今凭借强大国力守护和平的坚定与自信,国家的发展与强大,让曾经因苦难而颤抖的双手,有了稳稳握住钢枪、捍卫家园的力量。
从1937年南京的废墟,到2025年长安街的方阵,两段历史影像如同胶片的两格画面,被时间串联在一起。它们既记录了民族的苦难与抗争,也见证了国家的崛起与强盛。历史的印记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化,但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却愈发锋利,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捍卫和平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当以历史为指引,以实力为支撑,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中华大地。
发布于:江苏省兴旺优配-实盘股票配资-配资炒股来-配资知名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