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黄瑜
“希望企业把职工薪资上调6%,提高职工创新创造成果奖励标准”“争取降低平台抽成比例,建立空驶补偿和堵车补偿机制”……7月3日,聚焦高新技术企业薪酬激励、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等热点议题的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届集体协商技能竞赛在襄阳市工会干部学校激烈上演。
来自全市的10支县(市、区)总工会代表队围绕工资增长、女职工权益、平台算法公开等职工关切,现场模拟协商,展现了高超的协商技巧。经过激烈角逐,襄城区总工会、保康县总工会、襄州区总工会代表队分别获得团体一、二、三名,闻红梅等12名选手获评“优秀选手”,他们中的佼佼者将被推荐代表湖北省参加今年第四届全国城市集体协商竞赛。
这场旨在锤炼企业与职工集体协商本领的“大练兵”,正是襄阳市总工会近年来大力推进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生动写照。襄阳市总工会以“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发展”为宗旨,推动集体协商在重点行业及新就业形态领域“开花结果”,让众多企业与职工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樊城区总工会指导樊城区家政行业签订集体合同,大幅提升了育婴师、月嫂、护理工、家政员、保洁员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明确了企业、雇主对家政工的职场职业防护主体责任,覆盖了47家家政企业,惠及2万多名家政工。“这次集体合同的签订,让我们的收入和技能水平挂钩,技能水平高,工资就高,方便客户选择,我们干得更有底气了。”金牌月嫂、月嫂培训师柴红深有感慨。2025年2月,樊城区签订首份家政行业集体合同的做法入选全国总工会十佳集体协商案例。
“基本工资从1800元涨到了2700元,每卖出一单货还能拿到3%的提成。”谷城县电商产业园的网络主播肖婷婷拿着新调整的工资单欣喜不已。她的这份喜悦,源于今年4月30日正式生效的全省首份网络直播行业集体合同——《谷城县网络行业集体合同》。这份由襄阳市谷城县总工会积极推动的合同,让当地661名网络主播直接受益。
在化工行业,宜城市总工会围绕劳动安全、职业病防治等热点展开4轮协商,最终达成的共识为22家精细化工企业的8800多名职工筑起了坚实的“安全防护墙”;在产业园区,襄城区总工会创新开展薪酬激励专项集体协商,促成16家企业签订相关合同或条款,覆盖率达60%,有效提升了技术工人的待遇和获得感;在新就业形态领域,老河口市总工会聚焦货车司机群体,创新开展平台网络集体协商,成功协商通过了平台免除注册费、保障运费按时结算等六大项16条措施,惠及40万货车司机。该案例成为2024年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截至目前,襄阳市百人以上建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258份,覆盖职工7.7万人。襄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集体协商竞赛为契机,继续扩大协商覆盖面,重点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协商、技术工人薪酬激励及平台算法协商,同时加强合同履行监督,确保协商成果真正惠及广大职工,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
兴旺优配-实盘股票配资-配资炒股来-配资知名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